中国投入产出学会2021年度专题研讨会于2021年11月6日在北京以线上形式召开(腾讯会议号:215 872 372)。此次专题会议由中国投入产出学会主办,国家信息中心承办,会议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约500余名人员通过腾讯会议、腾讯直播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具体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研讨会开幕式。该单元由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陈璋教授主持。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理事长、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发表开幕致辞。赵同录理事长提出,每年一度的中国投入产出学会专题研讨会是中国投入产出领域的学术盛宴,为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推动了投入产出理论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国正在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各位专家学者要主动聚焦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对标国际前沿研究,立足我国实际,扩大分析应用领域,共同提高投入产出理论技术能力和核算业务水平,深入挖掘投入产出在宏观经济结构分析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第二单元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题研讨。该单元由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师张亚雄研究员主持。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原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研究员做题为“投入产出视角下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的主题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陈全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倪红福研究员、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马晶梅教授、张海燕博士分别做题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测度方法及我国双循环格局演变趋势分析”、“投入产出视角下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双循环’生产网络下外资企业本土嵌入与位势演进研究”的分报告。
李善同研究员介绍了“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间脉络、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及注意防范的一些认识误区,并围绕如何理解“经济循环”、如何看待高水平自立自强、如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新格局视角下如何看待“双碳”目标四个核心方面,分析如何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陈璋教授对该报告进行了点评。陈教授指出该报告对双循环的思想、内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提供了认识双循环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并突出了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和技术在研究双循环问题的重要性。
陈全润教授以中国经济对本国最终需求依存度和对国外最终需求依存度衡量中国参与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的相对程度,并从整体、分最终需求、分部门等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国参与国内国际循环程度的变化趋势。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何建武研究员对该报告进行了点评。他分享了针对“对需求依存度与双循环的关系”的思考,提出对国外需求的依存度是否就是对国外循环的依存度等辨析,并建议进一步加强拐点分析、历史比较分析、结构分解分析和动态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倪红福研究员介绍了一种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系统测度方法,并测度了2005-2016年43个国家、34个行业的“双循环”指标,剖析了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各行业对内循环的依赖程度在持续加强,但制造业的国际循环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潘文卿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该报告基于生产分解模型构建了GDP分解框架,对中国经济的国内、国际循环的依赖程度进行测度,试图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在统一框架中将经济循环活动分解为国内循环、国际循环,为“双循环”测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利用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投入产出表,区分资本要素的国民和非国民的权属特征,将跨国供公司的资本要素归属于外循环,从而更为科学地衡量国际循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后续可思考是否能进一步分解为纯外循环、纯内循环及内外交织的部分。
马晶梅教授和张海燕博士分析测算了中国整体、内资和外资企业在双循环生产网络的宏观特征与内部联系,提出中国经济内循环应继续打造以内需为主导的内循环生产链,发挥外资企业上游性优势,外循环要发挥外资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吸引优质国外要素为己用,对于外资企业渗透率和要素收益较高的行业,要提升相应行业内资企业的创收能力和一定的产业安全意识。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翠红研究员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她指出该报告运用增加值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内外资企业迁入双循环网络的特征,分析角度新颖,对于理解我国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后续可进一步加强研究方法的介绍,优化逻辑结构,补充对结果的阐释。
第三单元为“碳达峰和碳中和”主题研讨。该单元由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投入产出与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宋辉教授主持。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郭菊娥教授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师张亚雄研究员分别做题为“碳中和现状调查与实现策略研究”和“双碳目标相关政策模拟及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的主题报告。
郭菊娥教授介绍了全球碳中和、碳排放治理相关研究动态、碳中和专利技术研发现状以及碳中和实践进展,并重点聚焦到链接内外循环的碳排放核算问题,提出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石。李善同研究员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该报告具有全球性的视野与丰富的信息含量,为如何开展双碳研究、如何将投入产出技术运用于碳排放核算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指导。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投入产出技术应用于产业结构转型还有更多的可拓展空间,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张亚雄研究员介绍了双碳目标相关政策模拟及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CMRIO)方法与研制过程,并重点比较分析了全国统一碳市场不同碳配额分配方法的影响,评估了在电价管制情景下实施碳交易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碳排放的影响,探索中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调发展策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宇宁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该报告提供了很好的双碳相关分析框架与工具,政策模拟模型包含了能源模块和可拓展模块,可用于中长期的碳排放预测与相关的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广泛的应用前景,也希望最新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能够尽快公布,以应用于相关研究。
在自由提问和讨论环节,参会人员针对各报告内容尤其是投入产出方法在双循环、双碳研究领域的应用、技术调整带来的碳排放减量核算、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获取、应用及改进拓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第四单元为研讨会闭幕式。该单元由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翠红研究员主持,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陈璋教授做总结发言。陈璋教授提出此次线上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家做了高质量的报告,参会人员交流也很充分。他也强调目前的投入产出研究侧重应用研究,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结合和基础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希望中青年学者在这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加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创造,比如中国二元经济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等。之后,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肖皓教授代表年会承办单位,介绍了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2022年)筹办情况。
最后,杨翠红研究员代表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对赵同录理事长、各位报告专家、点评专家与主持人以及参与交流的老师与学生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也对承办单位国家信息中心、学会秘书处及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第十二届年会承办单位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表示了感谢。
至此,2021年中国投入产出学会专题研讨会圆满结束。此次研讨会参会人员规模远超预期,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研讨效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日后,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将不定期组织更加多样化的线上交流活动,着力推动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将于2022年5月28-29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期待大家明年5月相聚星城长沙!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秘书处
2021年11月6日